中国缝机领跑智慧缝制

来源:贝博下载    发布时间:2024-01-08 20:21:13

产品概述

  左手按住布料,右手拨动转轮,脚下踩着踏板,针尖带着棉线走出又直又密的针脚……那台黑得锃亮的蝴蝶牌“黑头”缝纫机,承载了全家人对新衣的记忆。

  “当时上海有三个缝纫机品牌,蝴蝶牌、飞人牌和蜜蜂牌,其中蝴蝶牌名气最大,销量最高,出口也做得相当好。”上工申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蝴蝶缝纫机分公司总经理吴剑敏和记者说,缝纫机行业中,北京有牡丹牌,西安有标准牌,广东有五羊牌,但上海的蝴蝶牌却是其中翘楚。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缝制机械产业完成了从普通“黑头”家用机,向自主工业缝制设备体系的转变,建立起了全世界最完整的配套体系及先进的科研、制造体系:从手动到半自动到全自动,从按钮遥控到触屏遥控,从简单的缝纫到缝绣一体化,从笨重的老式机器到大型工业机、再到小巧漂亮的家用缝纫机……

  多年来,随着一个个产品的更新换代,中国缝机加速从传统制造向先进装备制造转型,向着智能化、信息化方向稳步前行,几代缝机人的强国梦正在加速实现。

  改革开放后,在国内消费能力迅速提高、国际低价服装消费市场迅速扩展双重因素带动下,行业快速从家用缝纫机向工业缝纫机完成结构调整,逐渐建立完备的缝制工业体系。

  八十年代,中国缝机企业敏锐地感应到了改革政策的深化调整,积极调整经营思路,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探索的起步,面向国际市场方面做了大胆的开拓。

  九十年代,在市场容量、劳动力成本和产业基础等因素的驱动下,全球缝制机械产能逐渐转移至国内,中国大陆取代日本承接世界缝制机械生产中心,完成第二次区域性转移,变成全球缝制机械生产基地。

  浙江台州素有“中国缝制设备之都”称号,借着改革的春风,台州缝制产业日益壮大,从原来的小作坊,慢慢形成一批以杰克为龙头的现代化缝制企业,集群优势显现,目前,台州工业缝纫机总产量300万台,国内市场占有率40%以上,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工业缝纫机生产和出口基地。“全球缝制设备产业的产能和市场资源加速向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重点区域集中,台州作为全球产业链中举足轻重的板块,未来将具有不可估量的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台州市经信委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近年来,以杰克、中捷、美机、宝宇等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已成为国内乃至国际缝制行业的排头兵。

  新世纪初,相比民企的蓬勃发展,国企改革也如火如荼。进入新世纪,在成功完成了行业自身转型升级及承接国际缝机行业产业转移之后,我国作为世界缝制机械制造中心的地位愈来愈巩固,年产量占全球70%左右,行业也进入发展新阶段。风雨兼程四十年,我国缝制机械行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中国企业与国际企业合资合作继续深入,而民族企业的品牌和资本运作也更加趋于成熟;企业经营运作也开始有意识地逐渐从重数量、重市场向重质量、重品牌方向开始转变;我国缝制机械企业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明显地增强,行业集中度较快提高,形成了骨干企业领跑行业,一批有活力、有胆识的企业做专做精的新格局。

  2010年,“蝴蝶”品牌沉沦了将近20个年头,又出现在市场上,这一次亮相的不是“黑头机”,而是小巧时尚的电动家用缝纫机。上工申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吴剑敏介绍说,“家用缝纫机注重花样缝纫能力,最多可以变化出400多种缝线花样。将移动网络技术融入传统缝制设备制造业中,移动端App和电脑绣花机利用互联网和云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使用户都能够通过无线网络为绣花机提供刺绣元素。过去我们只注重实用功能,现在企业却在推广缝纫艺术、缝纫文化。”

  据缝机协会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缝制机械行业总产值570亿元,百余家骨干整机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88.4亿元,累计生产缝制机械612.9万台,约占世界总产量的70%左右,产品出口到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造基础、配套格局、产品性价比、市场拓展能力和劳动力素质等总实力决定在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我国缝制机械生产大国地位不容撼动。

  梳理四十年来中国缝机产业科学技术创新的发展脉络,以生产、研发、团队建设为主干,以产品变革为载体,大致可分为自给自足、工业化转型、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智慧升级等阶段。

  改革开放之前,“三大件”之一的黑头缝纫机,深深扎根在百姓日常生活。与此对应,计划经济下的中国缝机企业多以国企为主,主要围绕黑头家用机进行生产和研发。

  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承接世界缝制机械产业转移的良机,国际先进企业陆续到来,大量民营缝机企业借助工业缝制设备的产业春潮茁壮成长,渐渐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主力军。这一过程中,行业彻底完成由家用缝纫机向工业缝纫机的历史转变,刺绣机、特种机研发生产逐露头脚,产品整体向高速化方向发展。

  进入新世纪的以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缝机产业进入快速地发展的“黄金十年”,与日、德等国家的技术差距正在缩小。目前,随着纺织服装等缝制机械的下业正处于“机器换人”的关键时期,对上游缝制机械自动化、智能化提出了更高的期望,行业机电一体化改造升级加快,各类别产品均实现从机械式向伺服化的升级,开启了行业机电一体化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之门。同时,企业科技体系建设迅速建立,产品类别极大丰富,推动中国正式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缝机大国。

  2017年,杰克技术中心被正式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杰克、标准、中捷、和鹰等骨干企业纷纷依托国内外的科研资源和人才,陆续在国内或国外建立研发分支机构,积极构建面向全球的研发体系,开展先进的技术研发与储备。

  缝机协会统计,行业骨干企业2017年科研投入占比约达3.91%。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7年行业发明专利申请公开总量1273件,同比增长26.7%,发明专利授权量352件,同比增长12.8%。

  工业设计理念和技术快速普及,标准6930系列,杰克A5、美机Q6、汇宝G20以及顺发、富山等企业均成功研制开发出了基于新型工业设计技术和理念的相关产品。

  目前,中国缝机行业进入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加速发展期。科技层面,先进的云制造、机械手、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为中国缝机科技研发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物联网云平台、3D缝制机器人,单元自动化和集成智能化产品不断涌现,中国缝机以领先的智慧缝制理念,走在了全球前列。

  随着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立新的行业治理结构成为行业的共同心声。1984年11月,中国缝纫机协会在北京成立。

  从此行业以协会为平台,逐渐完备工作体系和工作方法,在技术创新,人才教育培训、质量促进、市场开拓,信息化、标准化建设等方面合作、交流、互惠、共享,推动行业不断前行。

  行业间交流和交往活动进一步丰富,行业在发展的同时也在逐渐的融入世界。协会引领和推动下,行业国际交流更加频繁,考察转向新兴市场。

  近年来,杰克、中捷、美机等台州缝制设备本土企业不断做大,通过与国内外老牌企业合作,强强联合,快速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2017年,杰克以650万欧元全资收购意大利迈卡公司。双方“牵手”后,在生产、采购、营销渠道等实现协同发展,杰克股份负责人阮积祥表示:“杰克将把过去五年自主研发的服装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技术,与迈卡的技术相融合,加快向智能制造成套解决方案服务商的转型。”此外,中捷、宝石、汇宝等不少缝制企业也发力国际竞争,谋划缝机产业国际化格局。

  而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世界缝制机械产业重心向中国转移,国际客商也开始纷纷关注中国市场。行业的有识之士,提出了在中国举办国际性缝制设备展览会的设想。在协会主办下,1996年8月,首届中国国际缝制设备展览会(CISMA)在上海国际展览中心举办。至今CISMA已成功举办十四届,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缝制设备展览会。

  2001年9月,民政部批准中国缝纫机协会正式更名为“中国缝制机械协会”。这是协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更名不单单是协会名称的变化,而是随着行业发展内涵的变化,协会工作内容的范围和触角要随之发生变化。

  三十余年来,协会的机构更完善,开展的活动更为丰富,举办各种研讨会、座谈会。与此同时,协会在行业的信息引导和服务方面慢慢地增加。协会加大标准知修订力度,五年共知修订近50项行业标准,参与国际标制修订获实质性突破。行业人才教育培训、技能培训工作取得成效。连续举办三届标准杯职业技能大赛,产生重要影响。

  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面对全新的市场格局,协会加快对自身产业体系和市场规划的调整速度。不仅在产品“走出去”“引进来”上下功夫,还大力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有效对接。据统计,2017年上半年我国出口“一带一路”沿线个国家中,近六成以上国家缝制机械产品出口额同比正增长。“一带一路”沿线的印度、越南、巴基斯坦稳居我国缝制机械产品出口市场前三位。

  此外,协会民主自治的理念进一步得以体现,行业主干企业峰会影响力深远;国际交流机制化。中、日、德、美三方四国会谈畅谈全球发展。

  四十年,行业不停突破、不断追寻,不断取得成功,不断赢得喝彩。作用与影响力不断的提高,行业用行动在践行着伟大的强国之梦!